幻灯片1
人类首次研制出可应用的人造红细胞
编辑:JIAQI     来源:东洋医疗    时间:2014-06-11 11:06:35    浏览:1015次
      在再生医学领域中,人们已经相继研发了人造皮肤、肝脏、骨骼、软骨和血管等。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学术性期刊《血液》中发表研究报告,宣布成功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人体无核红细胞。希望这项技术可以不需要热心人士的献血,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用血需求。
   红细胞是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人体新陈代谢品
所必须的物质。美国科学家培养出的成熟红细胞解决了此前人造红细胞无法传递营养物质、无法形成代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种人造红细胞和人体内的红细胞类似,没有核。从理论上讲,在通过管径微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时,能发生变形一挤而过,然后又恢复原状。医学界最快会在明年年底开始对这种人造血进行临床试验。
   全球第一例输血可追溯至17世纪的法国,为当时路易十四的御医让-巴蒂斯特·德尼(Jean-Baptiste Denys)所首创,但他的一些病人不幸身亡,其中包括瑞典男爵古斯塔夫·邦德(Gustaf Bonde)。直到20世纪初,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A、B、AB、O几种血型之后,输血治疗才变得安全而常见。
   人造血完全由O型阴性血所构成,可以输给任何病人。当前这种血还非常稀少,因为只有7%的献血者是O型阴性血。
   人造血还可以免受感染。尽管如今的筛查工作可以将一些带病献血者隔离在外,但近来肝炎和艾滋病病毒仍然通过输血途径传播。
   人造血来源于取自成年捐献者皮肤或血液的干细胞。这些捐献细胞能够通过“遗传时钟倒转”,变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可分化形成200多种人体组织器官细胞。
   iPS细胞在特定化学环境中培养一个月,该环境类似于在骨髓中所发现的,能够促使它们长成红细胞。多达50%的iPS细胞会完成转化。再运用离心法等标准技术将人造红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出来。
   “尽管其他地方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但这是首次人工制造出符合输血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的血液。”特纳教授如是说道。
   人造血定于2016年进行临床试验,届时它将有可能被输到三位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体内——这是一种遗传疾病,体内产生的血红蛋白(一种运送氧气的蛋白质)比通常情况下要少,因此需要频繁的输血治疗。

技术支持: 天津网站建设网络公司
天津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