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慢性肾脏病无法依靠辛伐他汀
编辑:admin 来源:东洋医疗 时间:2014-06-11 09:13:49 浏览:407次
晚期慢性肾脏病无法依靠辛伐他汀、依折麦布改变结局
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发病并验证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确切临床获益,使其已然成为一级、二级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基石性策略之一。而且,相继证实降低LDL-C还可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动脉粥样硬化事件进展风险,由此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它在调脂治疗能够同时获得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进展的双重收效,但具体结果尚不得而知。
5月1日,《美国肾脏病学学会杂志》(JASN)在线发表的SHARP研究结果令人难掩遗憾:辛伐他汀/依折麦布(Vytorin)调脂治疗既未能阻止晚期慢性肾脏疾病进一步向终末期肾病(EASD)的进展步伐,也无益于全因死亡、EASD或血肌酐降幅等临床终点指标。
这一结论来自心脏和肾脏保护研究(SHARP)的长期观察数据,该研究共纳入6245例尚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给予辛伐他汀/依折麦布(20mg/10mg)调脂治疗或安慰剂。主要预设肾脏终点为EASD,定义为开始维持透析治疗或接受肾脏移植。
平均随访4.8年期间,与安慰剂相比,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调脂治疗可使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平均LDL-C进一步降低0.96 mmol/L,但仅使EASD发生率相对降低3%(34.6% vs 33.9%,RR=0.97,P=0.41)。同时,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调脂治疗未能显着改善患者的EASD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48.3% vs 47.4%,RR=0.97,P=0.34),EASD或治疗后血肌酐降幅标准(40.2% vs 38.2%,RR=0.93,P=0.09),以及主要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分别降低15.3%和17%)。探索性分析还发现,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亦未显现出可观性变化。
研究者指出,SHARP研究是截至目前最大规模的晚期慢性肾脏病临床试验,其中超过2000例患者进展为EASD。前期结果已经显示降低LDL-C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因而成为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但从最新分析数据不难看出,持续5年调脂治疗所带来LDL-C降低1 mmol/L的临床疗效尚无力带来晚期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轨迹的根本性转折。
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发病并验证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确切临床获益,使其已然成为一级、二级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基石性策略之一。而且,相继证实降低LDL-C还可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动脉粥样硬化事件进展风险,由此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它在调脂治疗能够同时获得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进展的双重收效,但具体结果尚不得而知。
5月1日,《美国肾脏病学学会杂志》(JASN)在线发表的SHARP研究结果令人难掩遗憾:辛伐他汀/依折麦布(Vytorin)调脂治疗既未能阻止晚期慢性肾脏疾病进一步向终末期肾病(EASD)的进展步伐,也无益于全因死亡、EASD或血肌酐降幅等临床终点指标。
这一结论来自心脏和肾脏保护研究(SHARP)的长期观察数据,该研究共纳入6245例尚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给予辛伐他汀/依折麦布(20mg/10mg)调脂治疗或安慰剂。主要预设肾脏终点为EASD,定义为开始维持透析治疗或接受肾脏移植。
平均随访4.8年期间,与安慰剂相比,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调脂治疗可使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平均LDL-C进一步降低0.96 mmol/L,但仅使EASD发生率相对降低3%(34.6% vs 33.9%,RR=0.97,P=0.41)。同时,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调脂治疗未能显着改善患者的EASD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48.3% vs 47.4%,RR=0.97,P=0.34),EASD或治疗后血肌酐降幅标准(40.2% vs 38.2%,RR=0.93,P=0.09),以及主要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分别降低15.3%和17%)。探索性分析还发现,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亦未显现出可观性变化。
研究者指出,SHARP研究是截至目前最大规模的晚期慢性肾脏病临床试验,其中超过2000例患者进展为EASD。前期结果已经显示降低LDL-C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因而成为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但从最新分析数据不难看出,持续5年调脂治疗所带来LDL-C降低1 mmol/L的临床疗效尚无力带来晚期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轨迹的根本性转折。





